近期,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對食用農產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飲料,糕點,水果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餐飲食品,糧食加工品8大類食品2740批次樣品進行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其中食用農產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飲料,糕點,水果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餐飲食品7大類12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農藥殘留超限值、質量指標不達標、微生物污染的問題。現將監督抽檢不合格食品具體情況通告如下:
01、韓城市龍門鎮旺客都購物廣場銷售的桑葚,1批次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陜西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02、咸陽市秦都區每日鮮味蔬菜店在美團網上(網店店鋪名稱為菜大全·新鮮到家(中華路店))銷售的小青菜,1批次毒死蜱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農業農村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楊凌)。
03、陜西永輝超市有限公司寶雞高新吾悅廣場分公司銷售的原味松子,1批次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陜西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04、韓城市龍門鎮旺客都購物廣場銷售的散稱瓜子(五香瓜子),1批次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陜西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05、標稱榆林市四爽生態水有限公司生產的四爽飲用純凈水,1批次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咸陽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
06、標稱神木市銀泉純凈水有限公司生產的飲用純凈水,1批次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咸陽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
07、陜西永輝超市有限公司西安閻良人民東路分公司銷售的標稱西安浩宇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委托陜西瑞琪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益佳+字母圖形牌核桃果仁酥,1批次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初檢機構為陜西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陜西永輝超市有限公司西安閻良人民東路分公司對檢驗結果提出異議,并申請復檢,經西安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復檢后,維持初檢結論。
08、安康市喜盈門商貿有限公司南環路店銷售的標稱安康市金州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金州老味蛋糕,1批次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咸陽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
09、陜西幸福里生活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甘肅省大鵬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甘草杏,1批次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陜西省果蔬及加工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
10、陜西宏德家外家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西安鑫聚食品加工廠生產的鑫聚+字母圖形牌獼猴桃涼果,1批次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陜西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
11、陜西華盛興勇商貿有限公司漢臺區分公司西環路店銷售的標稱上海冉浩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眾喜牌葡萄籽油,1批次過氧化值不符合產品明示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西安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12、漢臺區艷勤河南胡辣湯店銷售的油條,1批次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漢中市食品藥品監督檢驗檢測中心。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責成生產經營者所在地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立即組織開展處置工作,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處理。
消費者如在市場上發現或購買到本次公布信息中所涉不合格產品,請撥打投訴舉報電話12315反映。
關于部分檢驗項目的說明
脫氫乙酸及其鈉鹽
(以脫氫乙酸計)
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作為一種廣譜食品防腐劑,毒性較低,對霉菌、酵母和細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脫氫乙酸毒性較低,按標準規定的范圍和使用量使用是安全的,它能被人體完全吸收,并能抑制人體內多種氧化酶,但長期過量攝入脫氫乙酸及其鈉鹽會危害人體健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新鮮水果不得使用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糕點中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最大允許限量值為0.5g/kg。桑葚作為時令性水果對保鮮程度要求較高,不合格原因可能是果農或經銷商為延長其保存期違規使用;個別糕點生產企業為防止食品腐敗變質,超量使用了該添加劑,或者其使用的復配添加劑中該添加劑含量較高,也可能是在添加過程中未計量或計量不準。
毒死蜱
毒死蜱是一種具有觸殺、胃毒和熏蒸作用的有機磷殺蟲劑。《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毒死蜱在葉菜類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2mg/kg。超標的原因可能是菜農違規使用。少量的農藥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農藥殘留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
過氧化值(以脂肪計)
過氧化值反映了食用油脂新鮮度和氧化酸敗程度,一般來說過氧化值越高其酸敗度越厲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堅果與籽類食品》(GB 19300-2014)中規定熟制葵花籽類過氧化值(以脂肪計)的最大允許限量值為0.80g/100g、其他類炒貨的最大允許限量值為0.50g/100g;《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面包》(GB 7099-2015)中規定糕點過氧化值(以脂肪計)的最大允許限量值為0.25g/100g;《葡萄籽油》(GB/T 22478-2008)中規定過氧化值(以脂肪計)的最大允許限量值為5.0mmol/kg。造成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原料儲存不當,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也可能是終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油脂酸敗。食用過氧化值超標的食品一般不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損害,但嚴重時會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癥狀。
銅綠假單胞菌
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廣泛分布于水、空氣、正常人的皮膚、呼吸道和腸道等,易在潮濕的環境存活,對消毒劑、紫外線等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對于抵抗力較弱的人群存在健康風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GB 19298-2014)規定銅綠假單胞菌標準值為n=5,c=0,m=0,單位為CFU/250mL。桶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超標原因可能是水源水防護不當,水體受到污染;部分企業對環境衛生監管不到位,操作不夠規范,生產過程中交叉污染;流通環節中,存放時間長,水桶多次循環使用增加了二次污染風險。
菌落總數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菌落總數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加速食品的腐敗變質,使其失去食用價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蜜餞》(GB 14884-2016)中規定蜜餞類菌落總數標準值為n=5,c=2,m=1000,M=10000CFU/g。造成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所使用的原輔料初始菌數較高,又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二氧化硫殘留量
二氧化硫具有護色、防腐、漂白和抗氧化等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涼果類中二氧化硫殘留量的最大限量值為0.35g/kg。造成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導致。長期攝入檢出二氧化硫殘留量的食品可能引起嘔吐、腹瀉、過敏等癥狀。
鋁的殘留量
(干樣品,以Al計)
含鋁食品添加劑(比如鉀明礬、銨明礬)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膨松劑和穩定劑,使用后產生鋁殘留。鋁不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不參與正常生理代謝,具有蓄積性,過量攝入會影響人體健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規定自制油餅油條中鋁的殘留量不得超過100mg/kg。造成鋁的殘留量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商家為改善口感從而違規過量使用。
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