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長安大學2023級新生里,一位女生的求學經歷引發關注。
肖紅玉來自陜西省漢中市留壩縣山區,從小學到初中她曾三次遇到長安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老師。從那時起,肖紅玉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她重拾了學習的信心,也堅定未來的高考目標。
2023年7月29日,肖紅玉考上了支教老師的母校,收到長安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她,成為該校公共管理類專業的大一新生。
8月25日,在長安大學2023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肖紅玉作為新生代表發言,回顧了那段關于“榜樣和圓夢”的故事。
小學六年級時,肖紅玉與長安大學支教團老師初遇,彼時她所在的小學,既沒有沒有優越的經濟條件也沒有雄厚的師資力量,但長安大學支教老師來了,他們告訴我們“不論起點有多低,只要奮力奔跑就會到達終點”。
進入初中后,肖紅玉想逃避頻繁的考試,一時間找不到學習的方向,她記憶最深刻的是初二時支教老師組織的微心愿,那些跨越秦嶺而來的禮物,寄托著學長學姐們的祝福,屬于肖紅玉的《史記》和明信片也帶給了她前行的勇氣。
高三階段,面對成績的不理想,肖紅玉曾崩潰迷茫,但支教老師的那句“夜色難免黑涼,前行必有曙光”支撐她度過了無力的時光。高考結束后,直到填報報志愿時,長安大學的支教老師還在為她的未來出謀劃策。
如今,肖紅玉終于不負期待,走入了支教老師的母校,面對來到校園的肖紅玉,曾經的支教老師對她說:大學是孤獨而又美好的!成長的道路上更多的是你一個人,但沿途也可以碰到一些令你銘記一生的人和事。作為你曾經的老師,無論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過上什么樣的生活,我給你的建議是:每天進步一點點!——長安大學第八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舒清林
油然記得,初次登上三尺講臺,給學生們教授課程之余講述著大山外的大學生活時,肖紅玉同學認真的眼神,也永遠不能忘記肖紅玉同學每堂課的積極回應。支教時間雖然短暫,但希望留給學生的不止是知識的印記,更多的是在思想深處種下那夢想的種子。——長安大學第五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王蕾
回頭看,輕舟已過萬重山。愿這份夢想的微光繼續傳遞,在下一站依舊開出燦爛的花。
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