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融媒體中心 黃扣)今年以來,漢臺區持續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常態化開展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打通凝聚群眾、引導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讓文明實踐成為漢臺群眾的幸福底色。
推進陣地建設 擴大文明實踐“朋友圈”
在徐家灣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暨家風館,村黨支部書記朱新成正在為鎮村黨員群眾開展一堂題為《弘揚優良家風?凝聚前進力量》的專題黨課,向大家講述村里的榜樣模范故事,讓好人好事更深入人心,激發崇德向善動力。
該區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通過統籌城市書房、農家書屋、鄉村大舞臺等具有公共文化服務屬性的空間場地規劃布局,大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思想教育功能,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目前,漢臺已建成了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展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222個,實現了中心、所、站三級陣地全覆蓋,市中小學綜合實踐基地、漢中職業技術學院、區圖書館等一批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成為市民家門口的“幸福園”。
豐富活動內容 倡導文明實踐新風尚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指航程,共產黨領導真英明,劃上彩船表心情……”,8月30日上午,河東店村文藝隊正在鄉村大舞臺進行采蓮船表演,河東店村村民紛紛趕來觀看。
該區以“全心全意為群眾辦實事”為目標導向,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開展文明實踐活動,為打造文明實踐新樣本貢獻自己的力量。開展了理論政策宣講、義診義剪、環境整治等多項志愿服務活動,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滿足感。常態化開展“文明實踐我行動”、文藝助力基層精神文明建設等“1+7”項活動,著力開展“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過佳節”“大地歡歌”“全民閱讀”“村BA”等群眾性文體活動,潤物無聲地凝聚群眾、引導群眾,為弘揚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注入文明實踐活力。
強化品牌建設 傳遞文明實踐“好聲音”
“可不敢亂點短信上的鏈接,小吳可是給我們千叮嚀萬囑咐了的!”買菜的王姨一把按住老姐妹,“哪有天上掉餡餅的事,你快把這個短信刪除了……”小吳是東關街道“五分鐘”微宣講文明實踐志愿者之一,最近剛在院壩會上同叔叔姨姨們聊到了電信詐騙的“殺豬盤”,大家記憶猶新。
該區品牌化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工作,推進全區文明實踐工作向深里走、實里走,推動全區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培育形成了“五分鐘”微宣講、“未老關愛”“婚俗文明”三個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品牌;“有事你說話”等鎮(街道)文明實踐品牌;“好司機聯盟”等村(社區)文明實踐品牌,文明實踐效能不斷提升。
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