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著墨香,伴著遐想,讀完了朱軍先生的新作——《藍色經緯》,我心生欽佩。他是漢中本土成長起來的干部,曾長期在縣、市稅務局擔任領導職務,工作認真負責,在干部職工中享有良好口碑;十分難得的是,他酷愛文學,從198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到今天,已經正式出版文學作品57部,其中散文集21部、小說集11部、長篇小說8部、詩集15部、童話集2部,共計寫作1350萬字,這組數字令我吃驚和欽慕至極!一位工作任務繁重的部門負責人,在工作之余堅持筆耕不輟,不僅數量過千萬字,而且作品涉及寬泛,又是長短篇小說,又是散文、詩歌,是我認識的漢中文化界最勤快的作家。他讀書很多,博聞強記,工作之外不是讀書就是寫書,他是最為手勤的那一位,在從事寫作的市級各部門系統工作人員中,我看無人能與之比肩。
《藍色經緯》分為三卷三十章,共約32萬字。這是一部縱橫交錯、內容豐富的長篇小說,是地域性文學作品,也是一部成功的行業性文學作品。我看,也是一部可以改編為電視劇的藝術腳本。
一、背景特殊,構思別開生面。從寫作手法、創作理念來看,本書是一部特殊背景、內容豐厚的現實主義文學作品,它以國家稅務體制改革地稅系統運作20多年為時代背景,通過對現實工作生活的真實反映,描寫了眾多人物關系和情感體驗,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生活氣息,當然也是一部稅務系統行業特色鮮明的文學作品。很多人從青春少年到銀發退休,只在一個單位(行業)工作幾十年,告別工作崗位時,往往百感交集心生波瀾,不少人還想留下文字贈予同事、友人,留給獻出了寶貴年華和心血汗水的系統單位,但往往如袁枚詩句“愛好由來下筆難”,一番壯懷激烈后默默返家。退休之際的朱軍先生不同,他捧出了給單位系統、同事、友人的一份大禮,即這部內容豐富、波瀾起伏、人生百態、氣象萬千的長篇小說,以自己的筆和心血,成功地完成了這部扛鼎之作。朱軍在本書《后記》中寫道:“此前的稅海生活,掛一漏萬地書寫在這里,此后滔滔稅海的書寫,就屬于未來和后人”。
作者走訪企業
二、主線突出,情節交織時空。地稅體系運行了20多年,從1995年到2018年,雖是分合匆匆,但畢竟20年也是一段不能算短的春夏秋冬。況且,誕生于2600年前的我國稅收,一直是國家重要的經濟杠桿之一,對于調節收入分配、促進資源配置、促進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承擔征收與管理任務的市、縣稅務系統部門,特別是廣大的工作人員常年辛勞在基層一線,其心血、汗水和默默奉獻當然是值得尊敬和贊頌的。那么,怎么來寫這部長篇小說,朱軍本書《后記》載:“每個人物活起來的唯一辦法就是不能平面化,要立體化,要有溫度,也要有造型。”這本書中,在稅務系統浸潤幾十年的作者幾經思考,確定以稅務系統工作的三個家庭為主來具體描寫,作為作品的主線,來表現和實現作者心中寫作的目的。一個稅務世家,一個從財政到稅務的家庭,一個半路入行的稅務之家。有著豐富寫作經驗的作者由此任筆馳騁,左右勾連,上下銜接,經緯交織,匯集成書。
稅務系統老干部易鵬舉,稅務體制分設前退休,兩兒一女兩兒媳分別在地稅、國稅系統工作。
江之淮,老干部,軍隊轉業先在稅務系統當過縣區局局長,后涉入政界,任過行署副專員、地委書記,其子在稅務局工作。
付永吉,由縣財政局轉任地稅局長,一兒一女在地稅系統工作。
以上三個家庭為主,作者又很自然地引伸描寫了其他一些人物,構成了稅務工作、稅務人員為主的群體形象和現實生活。如書中列出了1995年至1999年漢河市地稅系統的十件大事等,把虛構的情節和真實的情況自然融合,還很生動地展現出了書中人物的個性特點,如湯局長的激情激情昂揚、大刀闊斧,汪希明的穩健平和、不露聲色,等等。
當年,漢中市地稅局是先進單位,許多工作口碑很好,我所在的市公安局就專門到市地稅局,參觀學習黨建工作和規范管理、機關食堂等。
地稅工作人員宣傳咨詢
三、描寫生動,文字語言樸實。文學是文字語言構成的藝術形態,也是人物心理活動再現的藝術,同時,又是來自現實生活又高于現實生活的藝術形式。
作者是文學積淀比較深厚、人物描寫比較老道的熟練寫手,他運用自己豐富的構思和寫作技巧,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地市稅務系統從局長到一般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和煙火人生,還有地級老領導江之淮、地委書記王志勛和任過兩個地級市專員的楊啟勇,等等,令人信服的情節,樸素自然的語言,使我們閱之真切、讀之可信,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讓人感到深刻難忘。
本書表現的層面背景從市級、縣區直到普通家庭,如描寫地委書記老江兒子結婚、妻女生病、下大雨水災、舊飛機場空地種菜等。
還有易永民、小黃到東北出差,漢東縣稅務局樊局長到廣東出差被人設局,老領導楊啟勇重病搶救,老地委書記王志勛對待兒子工作任由自己發展,而不以權助力,江濤高血壓腦梗等,許多具體情節的描寫都很自然,合乎情理,雖總體平常又有出乎意料的狀態,但使人信服,還很想看到結果,這是本長篇小說的成功基礎。
封伊才貌雙全且品行端莊,受到張秘書長的騷擾,給江濤、封伊造成極大的傷害,引得讀者十分同情。
付永吉原是縣財政局的局長,按一般情況講那是縣上各部門單位負責人中的重中之重,財政局長的人緣關系、個人進步都要優于別的單位負責人,而由于地方經濟基礎很差,財源不多,財政常常捉襟見肘,本分的付局長難為無米之炊,為縣上發展服好務感到力所難及,故真誠地多次申請調整到即將成立的地稅局工作,角色由掌握錢財的局長轉換為收聚稅款的局長,還有在老年病危時給家人的交代和對組織上的請求,以及他去世后女兒說及工作時說:“天地很大,餓不死的”,都體現了平淡處世、自食其力的人生態度;還有江之淮病危時趕來看望的金州鎮坪縣的謝恩女子,等等。描寫都很生動,我看到了這些平凡人物的偉大精神。
地稅工作人員宣傳咨詢
四、殊聲合響,地域特色濃厚。作者是漢中本土作家,小說的寫作構思、情節把握和文字運用的能力都比較強。《藍色經緯》以人物為紐帶,三個家庭三線并行,涉及人物廣泛,情節錯綜合理,體現了若干年前當時漢中市的社會經濟方面的一些生動狀況,我也看到了小說中真實和虛構的有機融合。
這部小說的故事,是從大巴山深處班城縣的的財政局付永吉局長開始的,我知道這就是鎮巴縣,頓時產生了親切感,40年前我在鎮巴生活工作多年,至于付局長及他的故事則不去考究了,因為我讀的是小說。看著書中的漢河市、漢南縣、牧馬縣、開明縣、嘉陽縣、勉陽縣等縣名,還有將壇路、文廟巷、南湖、拴馬山、紅石山等路名地名,立馬拉近了本土讀者與這本書及作者的距離,好感也平添了些許。
作者的記憶力是非常好的,也能看出他雖在稅務機關工作,但是非常關心和熟悉地方經濟社會情況,并且在若干年后寫入了他的小說中。當然,只是再現而未作任何評價,如煙廠、酒廠的事,洋縣的堯柏水泥廠、飛機場建設、客車廠改制,還有涉及全市發展戰略的“一主兩翼”“六龍五虎”,等等。
書中人物的生動標志之一就是方言,作者也運用得恰到好處,如“三十晚上曲麻黑”、“冒飆”、“吵得人耳根子痛”、“喝他媽一局子”,等等。小說語言有其豐富的文學內涵,這本書中的對話中多處具有獨特的風格和韻味,表現各色人等的身份習慣和地域特色,往往更加凸顯人物的立體化,更好地表達著深層含義和藝術效果。
我讀著這部書,好像感覺到褒谷口和青石關吹出來陣陣山風,吹來了升仙村的桔香和面皮、核桃饃、罐罐茶、包谷酒的醇香,慢慢使人陶醉其中。
從《藍色經緯》小說通本來看,作者對幾條線上人物的安排、對情節的構思,對矛盾沖突的表現,對文字語言的駕馭運用,我認為是合理的,也是成功的。
地稅職工與企業座談
五、形象豐滿,平凡人物情真。作者的手筆是老練靈動的,他筆下的眾多人物都寫得經歷各異,性格鮮明,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老地委書記王志勛、老專員楊啟勇、地委書記任上因天災受挫的江之淮、老稅務局長易鵬舉等,都是參加革命時間長、貢獻大的老領導,他們努力為國為民、一生淡泊名利、甘于清貧自守、不搞貪腐枉法,書中描寫出的人生態度和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作品以地稅成立至與國稅合并這個20多年歷程為背景,生動描寫了三個家庭人員及其他一些地稅工作人員,表現了他們踏實工作、默默奉獻的敬業精神,還有他們和相關人物的友好交往、平淡生活,還有為人處事中的矛盾沖突,體現了平凡人物的內心世界和人性的良善。他們有陽光燦爛、風和日麗,也有離愁失意、苦惱煩悶,由于作者描寫成功,所塑造的形象各具特色,讓讀者過目難忘。
稅務系統分設,在歷史長河中是一個時期的社會產物。在20多年中,漢河市地稅系統的工作人員在各自的崗位上心懷家國,腳踏實地,恪盡職責,努力奉獻,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體現了值得稱頌的精神品質。朱軍先生這部長篇為他們留下了歷史的印記,認為他們無愧于時代,無愧于地稅這個光榮崗位!
地稅、財政交接手續
作者塑造的眾多人物讓我們印象深刻。付永吉的工作調整和他逝世后兒子付春華含著悲痛到省城參加會議;易鵬舉的兒子參軍和他思念山西的父母和財貿大院的風雨滄桑,還有心系稅收80歲參加省上會議積極建言;江之淮從軍隊到財稅到黨政的顛沛人生,楊啟勇的善于總結、注重調研和兩個地市的專員經歷,王志勛的革命生涯和平穩工作、友善待人,江濤和妻子封伊因張秘書長騷擾而橫生嫌隙,江濤憤悶生病險些丟命,封伊堅貞不二純潔冰姿,黃亮、易永民真誠關心江濤,等等,我看后竟久不能忘。
作者又何嘗不是情深義厚。他在《后記》中說起意寫《藍色經緯》,“在這個你奉獻過的系統,而且又養育了你近三十年的稅務系統……這里面真有許多話要說,真的有一些情感要表達……這當中的人生百態也是值得用小說的形式特別是長篇小說的形式來表現。”對稅務系統的工作和同事,作者有著深如山海的濃情厚意。說到這里,我想起《文心雕龍》的話:“草木之微,依情待實;況乎文章,述志為本。”
我有兩點不成熟的意見:一是對江濤、封伊家庭嚴重傷害的張秘書長,如能寫出他因此或還有別的問題而受到懲處,體現善惡有報,讀者心中憤恨或可稍減;二是設計和描寫個別負責人貪腐或心術不正、投機鉆營,則增添矛盾沖突,多些社會性、趣味性。當然,瑕不掩瑜,《藍色經緯》不失為值得品讀的成功的長篇小說。
《藍色經緯》不僅僅是一部小說。
本文作者簡介:李振峰,陜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漢中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民間文藝家協會、國學研究會顧問,漢臺區作家協會顧問。
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