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作為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炬傳遞的首站城市,8月16日上午,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炬傳遞(西安市區站)在西安永寧門廣場舉行。
首站西安市區站100名來自各行各業的火炬手從永寧門廣場出發,途徑鐘樓、安遠門、火車站到達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全程約5.3公里。火炬手是西安市各行業先進代表,包括醫務人員、脫貧攻堅代表、保潔員、快遞員等基層工作者。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延安精神、代代相傳。”8月16日上午,當采自延安寶塔山下的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圣火,在圣火護衛和金甲武士的護送下,踏上永寧門廣場充滿濃郁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氣息的點火儀式現場的那一刻,千年古都西安迎來了又一個“高光時刻”。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炬即將從這里出發,把全運火種撒向三秦大地,唱響“全民全運同心同行”的時代華章。
正式開始
8:40分,第一棒火炬手
北京奧運會雙人三米板冠軍
秦凱高舉火炬跑下主席臺
火炬西安站傳遞正式開始
上午8時30分,火炬傳遞起跑儀式正式開始。在全場迎國旗,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后,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圣火在全場注目下被迎入儀式臺圣火盆。奧運冠軍秦凱有幸成為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首站火炬傳遞的第一棒火炬手,在從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十四運會組委會副主任、殘特奧會組委會執行主任王浩手中接過火炬后,秦凱高舉“旗幟”火炬,緩緩跑下儀式臺。
現場鼓聲陣陣,激情飛揚
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炬傳遞正式開跑!
超燃畫面
圣火從永寧門廣場出發,途經鐘樓、安遠門到達大明宮丹鳳門廣場,全程約5.3公里的傳遞路線上,全運圣火一路經過西安中軸線和部分特色地標性建筑,大美西安再次向世界展現出了“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老城區與新城區各展風采,人文資源與生態資源相互依托的城市發展新特色。”而在傳遞路線兩側,市民熱情文明圍觀,不時把陣陣掌聲與祝福送給十四運會、送給殘特奧會,祝福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精彩、圓滿。
北關正街與自強路交叉口位于本次火炬傳遞線路,據了解,第69至72棒火炬在此處傳遞。
“圍觀群眾都帶著口罩,很安心。”市民張先生說,昨天,他以為因疫情影響,可能圍觀火炬傳遞的市民不多,結果來現場后發現并非如此,“沒想到大家都這么關注十四運,熱鬧滴很。”
人群中,一名萌娃坐在爸爸的脖子上興奮地揮手。“兒子今年3歲了,今天特意帶他來看。”市民李先生說,他們家住在附近,今天是特意帶孩子來觀看火炬傳遞。
9時40分許,第85棒火炬在此處傳遞,見到火炬手傳遞火炬的萌娃一個勁兒揮手,連呼“(我)在這里,在這里,(火炬手)加油,加油。
本次參與火炬傳遞西安站的100名火炬手是全市各行各業優秀分子的代表。他們之中有全國“兩優一先”、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道德模范和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有基層一線的民警、消防員、護林員、教師、醫生、護士;有十四運會建設者、保潔員、講解員、出租車司機、公交車駕駛員等一線勞動者;還有快遞小哥、外賣小哥等行業領域的從業者。西安市執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火炬手的推選過程中,我們注重突出廣泛性、代表性和公正性,嚴格遵循‘面向大眾、側重一線、擇優選拔’的原則。”
遵循節儉辦會原則,體現平等、融合、友愛理念,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炬“合二為一、一體傳遞”。不僅創新了傳遞活動的組織方式,更有助于增強全社會扶殘助殘意識,實現殘健共融的良好氛圍。
9時50分,第100名火炬手張海濤將火炬傳遞至丹鳳門廣場火炬傳遞收火儀式現場并點燃圣火盆。方光華向李明遠贈送火炬和證書。隨后,圣火護衛將圣火火種保存至火種燈內,并熄滅圣火盆,護送圣火啟程。
下一站,8月18號
火炬將會在渭南市區內傳遞
據悉,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圣火將于8月16日至9月12日,在全省13個市區進行28天、14站的傳遞并于9月15日進入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點燃十四運會火炬塔;10月22日進入西安奧體中心體育館,點燃殘特奧會火炬塔。
火炬名叫“旗幟”
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炬取名“旗幟”,整體形象源于飄揚的紅旗。寓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黨和國家在各方面取得輝煌的成就。火炬出火口設計靈感源于山丹丹花,具有濃郁的陜西地域文化色彩。火炬手柄部背面印有火炬傳遞標識——圣火飛揚。
十四運會“兩火合一”的火炬傳遞方式也是史上首次。火炬正面同時印有兩個會徽,寓意“兩個全運同樣精彩”。
火種燈“圓夢”
火種燈取名“圓夢”,造型靈感來自于中國傳統燈籠,象征吉祥美好、團聚合美之意。值得一提的是,火種燈頂部提手處采用的是陜西非遺技藝——關中草編,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工藝進行巧妙結合。
采火棒叫“繁榮”
采火棒取名“繁榮”,運用仿生設計方法,造型靈感源于紅百合花的綻放姿態,六朵花瓣呈三角形態,內傾上揚,擁簇金色柱芯交織環繞,采火口處的六個節點向外延展,伸出六條金色花蕊,展現出紅百合花緩緩盛開之勢,棒身下方握柄處運用天青色,與上部分的紅色形成鮮明對比。
圣火盆“曙光”
圣火盆的造型與旗幟火炬相呼應,取名“曙光”,傳達“勝利之意”,呼應圣火盆開啟盛典的功能。
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